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代表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作者:信息公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2-25   点击数:
 

  提质量  补短板

  瞄准目标任务  狠抓工作落实

  ——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代表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9年2月24日)

  校长  陈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学校“人才工作创新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改革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奋力追赶超越,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我们积极推进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放管服”为抓手,全年出台五大领域九大具体项目配套改革文件15份;推动“小机关,大学院”现代高校运行体制,优化职能部门机构,合并部门4个、撤销8个;优化调整专业,新设立二级学院2个,合并研究机构4个,增强办学活力;推行五级管理岗位参照职员管理改革试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管理效能。4月份,学校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一)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在巩固中提高

  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围绕服务大西安建设,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形成了紧密对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教育、智能制造、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生物化工、经营管理等六大专业群;新增物联网工程和公共艺术2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进一步夯实双学士学位教育,本年度双学位报名近600人创历史新高;以“产出导向”的理念,制订《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一体化联动改革,全面落实应用型定位。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验收。

  完善了“产出导向”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全年共立项建设93门重点课程,94门综合改革课程;立项建设18门精品(SPOC)课程,其中《经典影片分析》等7门课程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已在泛雅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网站926个;推荐《民间美术》参评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

  聚焦课堂,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举办了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2名教师获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名教师分获陕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调整招生专业,加强宣传力度,学校生源充足,2018年在陕录取平均分高于二本录取分数线40分。修订《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及大类专业分流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18年共计有239人转专业。

  积极推行“十大育人”工作计划,完成《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大纲》,通过走访调研,对标先进典型,查摆学风建设工作中的短板与不足,全校上下形成了互学、互看、互比的工作氛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初见成效。

  全年学生获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学科竞赛成果较上年增长63.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立项56项,国家级立项23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96项;学生发表论文51篇,获得专利14项。校内申报培育项目106项,选拔参加省级竞赛项目18项,荣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

  (二)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稳中有进

  完成《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4个科研管理文件修订工作,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

  “西安市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西安市智能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获批西安市重点实验室项目,分获资助资金100万元。

  全年共获准立项各级各类课题29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9项,政府智库类项目20项,签订横向课题171项,总科研经费到账突破2000万元,较2017年提升15%。

  全校共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权威期刊、SCI、SSCI、CSCD等106篇),出版专著29部;编著教材16部,获市级以上科研获奖16项。其中,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秦岭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学校首次突破省级科研二等奖。《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双双成为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核心(拓展)期刊。

  全年申报专利129项,授权69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转化经费7万元;学校作为陕西省“第一批高校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单位”通过了省知识产权局、省教育厅组织的贯标验收工作;完成了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验收工作;完成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分别对表面工程与再制造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长安历史文化中心的评估验收工作。

  通过激励机制调动联合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顺利通过省学位办对学校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的绩效考核并获评合格;进一步夯实与西安体育学院、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的联合培养工作,规范工作站管理,全年进站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3人,32名导师参与指导硕士研究生70人,联合培养覆盖10个重点建设学科;学前教育学、应用数学、旅游管理等9个学科获批“市级重点扶持学科”。

  (三)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全年出台印发了《教职工学位(学历)提升管理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管理办法》《专任教师兼职行政教辅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修订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暂行办法》《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教职工转岗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全年培育引进50名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9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全省高校首个师德工作坊,在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分别建立名师工作室;聘请12名首席专家,实现12个二级学院全覆盖,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加快成长。

  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台湾侨光科技大学以及厦门大学进行培训;聘请海外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开展定制培训、教学沙龙、教学工作坊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全年累计培训教师700余人次。

  同时畅通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通道,7名辅导员晋升处科级,1名辅导员晋升副教授,8名辅导员晋升讲师职称。

  (四)开放办学深入推进

  学校与市教育局联合成立“西安市教师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完成国家、省、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校(园)长培训项目48项,累计培训学员3,200人次;与阿里巴巴集团、慧科集团、市教育局合作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应用学院”;学校书院校区已经纳入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通过产教融合创意概念店,实现师生创新创意作品与市场无缝对接;“干部教育培训文理学院基地”作为市委一体两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之一,举办专题培训班91期,累计培训6,982人次;学校“廉政教育培训基地”承办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培训14期,共计664人次;2018年,全校与15家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签订“政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9个产学研基地和科研机构,推动校企、校地技术开发、转移、服务、咨询的高效对接。

  2018年与英国、泰国、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国家的高校新签或续签合作协议、备忘录11个;全年接待外事访问团组23个,近百人次;办理出访团组10个,派出40人次,派送2批次20名教师赴境外进行课程培训,派出人数、批次创新高;引进英国、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等海外高校博士项目,为教师提供学历提升新途径;首次派送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访学;截止2018年底,累计招收包括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南亚(泰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300余名。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西安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泰国、韩国、日本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扩大了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影响力,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和“丝路文化高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继续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大学生夏令营,来自25个国家67名大学生亲身体验了中国文化,菲律宾、匈牙利、香港等境外媒体进行了积极报道,为西安国际交流和宣传做出了贡献。

  (五)从严治党全面加强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年召开党委会27次,专题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4次;党员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党委会述职等制度常态化;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党总支开展调研83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调研123次,建立工作台账184个,制定整改措施256个;全年发展党员249名,转正219名,确定积极分子574名;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加强党员党性修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分工》《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开展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及“以案促改”专项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纠改“四风”,努力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公务接待,启动公车改革,厉行勤俭节约,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严肃执纪问责,受理信访举报件5件次,办结率100%,运用第一种形态问责干部5人。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全年校党委中心组学习13次,各党总支中心组学习166场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校党委专题研判意识形态工作2次;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建设;按照师生比1:350的标准,配足配齐思政课教师;健全舆情应急管理机制,全年发布舆情通报3期。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选任方式,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年共调整干部131人次,其中运用“鼓励激励”机制提拔重用处科级干部32人,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调整处级干部8人;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向上级部门推荐80后处级干部18名,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年轻化、专业化。

  (六)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坚持和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推进民主管理;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各民主党派在推动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认真落实离退休老同志政治生活待遇。

  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加强各类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开展国有资产专项清查,规范资产管理;顺利完成全年招标任务,对重大工程、大宗物资采购等专项经费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校园无线网建设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满意率达到92.8%;受理师生意见建议高效快速,处理时限不过夜;稳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基本实现了社会服务外包。

  推进行政效能革命。实施“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最多跑一次服务项目96项,督促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在网站、宣传栏公开办事流程清单,强化部门服务意识,规范并简化办事流程,为师生提供“五星级服务”;将行政效能工作纳入年度专项考核,及时反馈群众来访,全年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5件次。

  足额保障教职工工资,稳中有升;干部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对教师群体的常见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建立集智能监控、快速报警及处置于一体的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建成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安防网络。

  总的来看,去年的工作成绩较大,亮点较突出,学校省“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再次荣获市级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数学建模指导团队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首批培育创建单位;获批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VR世界实验室项目”试点学校;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荣获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省级“2018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市级“2017年度部门决算先进单位”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勠力齐心,协同奋进。春节期间,很多教职员工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顺利运行。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向全体教职员工及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高,办学视野不够开阔,有些同志缺乏开放意识与创新精神;少数领导干部缺乏服务意识和工作活力,管理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教学吸引力和有效性有待加强;专业结构仍需继续优化,办学特色需进一步凝炼和培育;师资队伍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还需提升;节约型校园、绿色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建设还需大力推进;大学文化氛围尚需努力营造,学习工作生活的保障条件有待继续改善等等。上述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充分调研,深入思考,提出有力举措,逐步解决,加快解决。

  二、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

  2019年学校工作的整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以及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西安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省市教育重点工作要求,以“工作质量提升年”为引导,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主线,聚焦关键指标,强化考核导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固本强优,补申硕指标短板,奋力追赶超越,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针对西安市2019年开展“追赶超越”攻坚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作风建设”强化年等“三个年”活动应重点抓好的9个方面的任务和永康书记在“创业西安行文理站”上对我校发展提出的五方面要求,学校制定印发了2019年工作要点。今年主要抓好6个大项、21个小项的重点工作,各部门、各学院要对重点工作进一步分解细化,明确任务与责任,狠抓落实。在此,我重点提六项工作要求。

  总体要求是:

  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提质量”。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要落实好“工作质量提升年”要求,不仅提升教学质量,还要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服务保障工作、党建工作、院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质量。进一步凝练、挖掘、宣传办学特色、亮点。

  二是“补短板”。在重点补“申硕”关键指标短板的同时,各单位应严查自查,创新工作。着力完善制度,规范简化流程,继续推进重心下移,强化监管与指导服务,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具体要求是:

  (一)抓人才培养

  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以“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专业评估认证工作、继续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持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要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建立与大西安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形成服务西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群,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生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与西安其他本科高校有一定内涵差异的专业群和人才培养特色。做好师范类、工程教育类专业认证工作,确保省级一流专业、市级重点扶持专业完成年度目标建设任务。

  要加强课程建设,建设优质通识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制定与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充分体现应用能力训练,综合素质提升及专业特色彰显,持续推进“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竞赛,强化特色教育,打造一批“金课”,淘汰“水课”。继续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更加重视能力考核导向。

  要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新生“进口”质量,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拓宽毕业生“出口”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的高质量就业。

  要注重学生的高素质培养,构建多元化成才平台。完善激励制度,强化综合考核导向,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育,鼓励辅修教育,提供更多的辅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搭建多元化人才成长平台。继续提升学生考研率、重要证书通过率,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关注支持帮扶师生创新创业,努力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要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和保证体系。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过程的全面监控。加大教学质量标准推行力度,提高质量反馈和改进提升的执行力。完善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规范化、常态化的保障体系,激发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文化体育竞赛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校院联动,抓好服务与引导,强化系、部(教研室)建设与考核,充分发挥其教学改革、研究及管理的组织核心作用,确保教学运行稳定、顺畅,改革深入有效。

  (二)抓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要加强申硕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培育,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这是今年两个重点工作中“补短板”的核心。要加强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联动,积极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培育和申报高层次创新平台,拓展和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着力提高科研平台的建设质量和管理运行水平,切实发挥科研平台在汇集优秀人才(团队)、培育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的支撑引领作用。

  要紧密跟踪国家研发计划、国家科技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布局,提前组织培育并指导项目申报,各二级学院要组织科研团队主动做好项目组织策划和申报工作,力争获批更多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要围绕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年度热点工作,主动与市直部门对接,策划承担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及其他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文理作用,体现文理贡献。

  要积极“走出去”,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推进校企合作研发,形成有较大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争取横向科研经费大幅度提升。

  要持续扶持人文社科研究,做强文史,培育西安智库专家,推进人文社科精、优、特发展,打造西文理文科学术品牌。

  (三)抓师资队伍建设

  去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了基本底线,强化师德师风。我们要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师德师风考核,树立和弘扬以德立身、以德育德的教师楷模。

  要积极培养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做好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工作,采取“大师+团队”的人才聚集模式,解决培育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学术骨干。做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特聘教授、专家的公开招聘、管理服务工作。制定完善选聘优秀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的管理办法。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有的要提高学历,有的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的要适应专业建设需要进行转型培训。

  要修订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基本任职条件,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和活力。建立鼓励教职员工服务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服务技能。进一步深化完善校内分配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好二级单位奖励绩效分配办法,落实好学校有关要求,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四)抓开放办学和服务地方工作

  要落实省市与我校共建工作。加大与市直部门、区县开发区、重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建设专业智库团队和机构,打造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品牌。

  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力度。深化与国外高校在科研项目、教师培训和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办学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推进与国外友好学校的实质性合作,争取与已签订协议高校全面合作迈出新步伐,办好国际交流论坛。在建设“留学生之城”上发挥新作用,加强留学生教育,招收更多留学生,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要在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上发挥新作用,利用丰富文化资源,扶持秦、汉、唐等朝代的文化研究团队,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围绕“文化+人脑+电脑”,设计更多文创产品。面向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文化传承优势、学科资源优势、智力人才优势和地缘区位优势,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要加强校友工作。健全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系,加强学校与国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助推学校发展。

  (五)抓党的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党建“筑基工程”,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和教师、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践行“四种形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以“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为抓手,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着力打造“文理铁军”。

  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大力度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学术、进学科、进课本、进课程、进培训,充分发挥好西安市廉政教育基地的综合作用。

  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密切联谊交友,凝聚发展合力,团结引导更多有志之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教育、扶志扶智等主题活动。做好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六)抓校园文化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一”文化建设工程中关于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建设校园人文景观,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建设文化研究队伍。

  要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深入挖掘整理关中书院办学历史积累的宝贵财富和文化资源,在传承发扬“关学”上发挥新作用,充分利用关中书院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长安历史文化建设,为传承弘扬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作出积极贡献。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把培养人才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发展学术文化,倡导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大力开展研究工作,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应用学术、奉献学术成果,端正学术风气,恪守学术道德,努力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统筹调配使用好各类资金,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健全完善学校国有资产相关管理办法,保障学校资产的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要切实抓好学生公寓建设,及时维修改造教学、学生生活等配套设施。建立学生餐饮服务的科学运行机制。完善物业管理的各项措施,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化各建设项目的技术链接与新功能开发,实现最优建设效果。

  要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开展争创“平安鼎”活动。落实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机制,强化重点部位和重要场所的安全监管,提高技防设施建设水平,与属地政府合作,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优化办学环境。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追赶超越,更需策马加鞭。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光荣。让我们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各级干部要更多地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扎实工作、创新工作,争取圆满完成2019年目标任务。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