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未来五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陕西省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西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是学校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办学层次提升的决胜期、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奠基期。根据《西安文理学院章程》《西安文理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编制本规划。
“十三五”时期,学校以服务西安城市发展为己任,推进校城融合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教育教学与管理体制改革,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创新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五年来,学校推进五大领域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综合实力渐显。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逐步形成省市校三级重点学科共建体系。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师范教育、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化工、经营管理6个专业集群,学生规模与结构不断优化、生源质量持续提升。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经费资助额度创历史新高,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研成果丰富,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提高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与“双师双能型”教师以及具有国内外访学经历教师的比例,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教师发展规划,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来校研修的长短期留学生人数稳中有升,出国交流学习和访学师生人数持续增长。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成立阿里大数据学院、西安秦岭研究院、卫星遥感服务中心,建立产学研基地和科研机构,实现技术开发、转移、服务、咨询的无缝连接,与市纪委、市文物局、高新、西咸等市级部门和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为秦岭保护、纪检监察等多个领域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完成国培、省培等培训项目,为全市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和职业培训提供支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好意识形态与舆情信息和党建工作。办学软硬件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实验实训大楼、沁德苑餐厅与教工住宅,扩建图书馆,与市第一医院共建文理医院,为学生宿舍加装空调,加速校园绿化与信息化建设,新增大量教学仪器设备与馆藏图书,办学与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实现更高层次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学校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劲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陕西省致力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要打造科技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体育强省和健康陕西。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区位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优秀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这些都有利于学校发挥地缘优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融入新的发展格局。在高教领域,国家与地方“双一流”深入实施、“四新”建设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振兴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陕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实施“四个一流”建设计划。上述诸多有利因素都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学校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必须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开放化的特征更加突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难度增大。人工智能、“互联网+”深刻影响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促使教育教学形态、方式等发生深刻变革。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以及“四新”建设任务艰巨。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应用型转型改革等政策持续推进,地方高校改革任务繁重。还要警惕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导致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放缓、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引发的社会问题给高校带来的各种冲击。这些因素使学校发展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都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和治校办学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协调国内国际、校内校外各方面因素,如何正确处理规模与结构、速度与效益、存量与增量、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如何在更高层次谋篇布局、更高质量跨越发展、更深层次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是我校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立足学校实际,认识和把握办学规律,找准学校、学科专业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贯通落实陕西新时代工作“五个扎实”“五项要求”,锚定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战略目标,以“立足西安、依靠西安、服务西安”为基本遵循,以实施内涵发展为战略主线,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工作方略,推进治理能力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主动担当服务西安发展的高校使命,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保证党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广大党员干部应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贯通教育教学整个环节,推进“三全育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建立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体系,培养为西安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优良的人才成长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始终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惠及师生,增强师生福祉,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办学,持续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建设,构建责权利相统一、协同高效的治理机制,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的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系统性推进,坚持全校一盘棋,发挥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锚定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远景目标,坚定实施《西安文理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两步走”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学校内外部发展环境和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学校事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办学层次实现新跃迁。学校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点达到2个以上,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100人以上,为更名“西安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建设推向新高度。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学科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基本形成具有文理特色、支撑高水平城市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学科建设架构和体系。
——教育教学取得新成绩。初步形成服务西安现代产业体系的八大专业集群。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质量提升明显,新增国家级1-2个一流本科专业、2门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全部通过验收。新增各类省级本科教学项目立项18-20项。通过新一轮高校本科教育审核评估。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面推进。学科竞赛综合排名力争进入全国300强。
——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科研成果产出大幅跃升,国家级项目立项数不少于30项,师均年科研经费不少于6万元,积极培育申报省部级研究平台2-3个,新增2-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现有省市级研究平台对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实现重大突破,初步形成应用型科学研究体系与特色。
——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引进或培育省市各类高层次人才25人,专任教师人数达到830人以上,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40%,生师比保持在17:1以内。“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35%。
——开放办学迈出新步伐。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基本形成,服务城市发展的能级与水平显著增强,校城融合发展有新拓展。在校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社会捐赠总量逐年提高。
——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年生均经费收入4万元以上,教职员工薪酬逐年合理增长。建设学生公寓、人才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适时编制新校区建设规划与资金筹措方案。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现代大学制度更加健全,依法治校全面推进,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和能力显著增强,大学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更趋完善。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干部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全方位覆盖,“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真正落实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坚持“着眼长远,聚焦内涵,创新培育,与时俱进”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布局,着力内涵建设,挖掘学科发展潜力与特色,改革学科发展机制,打造具有“文理”特色、支撑高水平城市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学科体系。授权单位五项核心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教育、机械、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全面达标。
1.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坚持“以应用学科为重心,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及群聚发展”原则,以服务西安需求为目标,结合西安“6+5+6+1”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的学科专业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行业和区域特色,打造教育学学科群、文史学科群、工管学科群,明确各学科群建设的优势特色和学科方向。以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体系指标和申硕条件为依据,逐步建立学科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激发学科建设内生动力,构建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
2.全方位协同推进申硕。按照统一领导、深入谋划、精心准备、协同发力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申硕工作。抢抓2023年申报窗口期,对标对表,补齐短板,突显优势,确保授权单位专任教师博士占比、硕士占比、生师比、生均经费收入、近5年师均年科研经费等核心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集中资源,确保教育、机械、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全面达标。以加强首批申硕学科为导向,持续与省内外高水平高校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联合培养相关方向硕士研究生,遴选和锤炼导师队伍,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
3.加强成果为导向的学科内涵建设。统筹协同推进省市一流(重点)学科内涵建设,对标申硕条件,重点从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着手,根据目标定任务,根据任务配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引导学科分层分类分批有序发展。实施项目驱动战略,围绕团队、平台、成果等建设内容,持续培育一批有潜力、有特色的申硕学科或方向。注重学科专业协同发展,坚持“无专业依托的学科不建”的原则,确保学科带动专业,专业支撑学科,以人才、教学、科研等核心成果产出为导向,大力推进学科内涵发展。
4.支持交叉学科建设。着力扶持培育一批面向区域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的应用交叉学科,打破领域之分、学科之界和专业之别,形成多领域、多学科、多团队协同发展的机制,将学校多学科优势提升为交叉学科先发优势。重点在师范教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若干领域,着力打造一批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的跨学科团队和平台,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一批与产业链等外部需求相适应的学科链,形成新的特色与优势。
5.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强化学科布局与战略规划引领作用,理顺学科与学院的关系,明确学科主建、学院主责,以一级学科为单位,明确教师学科归属,构建分工明确、责任链条清晰的学科组织管理体系,落实学院的主体责任和学科带头人具体责任,强化学科建设规划责任落实机制,探索开放式、动态化的专兼职聘任机制和多学科合作绩效评价办法,实现学科的分类指导与差异化管理。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构建学科发展核心指标体系,健全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与年度预算相结合、与单位考核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开展周期性评估,逐步形成“学校-学院-学科”三级学科建设效益闭环评估模式,实现动态跟踪、动态考核、动态调整的全过程监管。
表1 “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标及任务
指标 | 2020 | 2025 | 年均/累计 | 属性 |
授权单位建设 专任教师博士占比 | 27% | >40% | 年均 | 约束性 |
硕士占比 | 80% | >85% | 年均 | 约束性 |
生师比 | 16.9:1 | <17:1 | 年均 | 约束性 |
生均经费收入 | 3.43 | >4万元 | 年均 | 约束性 |
近5年师均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 | 4 | >6万元 | 年均 | 约束性 |
研究生在校人数 | 0 | >100人 | 年均 | 约束性 |
获批硕士学位点数 | 0 | ≥2 | 累计 | 约束性 |
确立重点建设的优势特色学科方向 | 7 | ≥15 | 累计 | 约束性 |
教育、机械、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全面达标 | 约束性 | |||
做好校内外研究生导师选聘工作 | 约束性 | |||
落实学科建设绩效管理 | 约束性 | |||
建立健全聚焦学科和学科方向配置资源、促进成果产出的机制 | 约束性 | |||
支持交叉学科建设 | 预期性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深化教育评价总体方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价值引领,强化质量意识,统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支撑申硕。
6.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6+5+6+1”现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打造师范教育、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社会治理、康养服务八大专业群。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完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强化现有专业的优势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及时调整不适应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新增社会急需、具备先发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应用型专业,力争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专业总数保持在55个左右,在校本科生保持1.4万人左右。新增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7-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和课程全部通过验收。
7.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健全以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师范类专业完善“U-G-S”[1]运行机制,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非师范类专业要对照其专业认证标准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和实践基地。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等方面,稳步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探索实施学科大类、学院大类、跨学院大类培养模式。在专业课教学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方面,鼓励多元化指标和个性化培养。加强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探索“文文”“文理”“理工”“文工”交叉专业(方向),继续实施辅修专业制度、第二学士学位培养制度,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积极探索推进专业标准建设和专业认证工作,以师范类和“四新”专业为突破口,力争5个以上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试点开展工程教育等其他专业认证工作。开展培养质量评估、招生生源评估和第三方专业水平评估。实施“科教融合、案例教学、翻转教学”等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开放式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提出和分析问题能力。
8.加强课程建设。构建一流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调整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师范类专业要依据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构建能覆盖和有效支撑专业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非师范类专业要依据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构建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遴选一批名师和知名教授担任教学团队和课程建设负责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实施“一课一纲”,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要支持课程目标的达成。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升学业挑战度,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整合和打造一批内容充实、难度递进的课程和课程群。推进课程改革创新,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借助超星、智慧树和学堂在线等平台的技术支持,推进网络课程建设。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所有教师与所有课程都应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线下、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大类“金课”建设。力争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遴选8-10门精品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效果好的专业课程。建成MOOC 30门,SPOC课程150门,网络教学平台课1500门。
9.加强实践教学。健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习实践的覆盖面、层次性和多样性,拓展实习实践渠道,扩充优质实习基地数量和种类。加强专业实验室、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搭建师范生技能实训平台,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作用,加强学科竞赛,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动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鼓励学院组织承办高水平学科竞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竞赛品牌。到“十四五”末,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级优秀实习、实训基地50个。新增学科竞赛奖励国家级150项,五年综合排名进入全国300强。
10.做好教材工作。成立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选用、编写、审定的管理和指导,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支持教师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每年组织自编20本以上有“文理”特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教材、案例库等。完善高水平教材选用制度,确保重要的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用公认的权威教材,推荐使用优秀的阅读教材,鼓励使用高水平自编教材。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教材奖。
11.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加强体育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和考核方式,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加强美育教育,将美育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开设20门艺术选修课(含线上),推广美育活动到班级、到宿舍,通过审美教育、体验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立美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加强劳动教育,从校园、宿舍、食堂抓起,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和岗位体验,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在参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积累职业经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12.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校、院、系三级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完善职能分工。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引入课程准备、课堂管理、学习收获等多维要素,实施学生、同行、督导、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方参与的评教方式,实现全面多元的教学评价。健全校院两级学生学业深造与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完善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建立毕业生发展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长效机制。建好、用好教育质量大数据,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意识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重要导向,树立科学全面的人才质量观,鼓励多元评价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基于全职业生命周期的教师教学信息与评价系统。推动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所有专业落地生根并形成专业特色,提升竞争力。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指导方针,认真准备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
13.加强创新创业就业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集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训,促进创新创业导师专业发展。切实加强就业教育,将大学生职业岗位认知、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考研(出国深造)升学率保持递增态势,鼓励学生支边支教、参军入伍,支持学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增强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就业率保持90%以上。到“十四五”末,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00项,省级大创项目400项。
指标 | 2020 | 2025 | 年均/累计 | 属性 |
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个) | 0 | 1-2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个) | 0 | 7-8 | 累计 | 约束性 |
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个) | 0 | 5 | 累计 | 约束性 |
在校本科生数(万人) | 1.3 | 1.4万 | 年均增200 | 约束性 |
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门) | 1 | 2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省级一流课程(门) | 6 | 15 | 累计 | 约束性 |
遴选精品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效果好的专业课程(门) | 13 | 8-10 | 累计 | 约束性 |
开设艺术选修课(门) | 13 | 20 | 累计 | 约束性 |
建成MOOC 课程(门) | 6 | 30 | 累计 | 约束性 |
建成SPOC课程(门) | 16 | 150 | 累计 | 约束性 |
建成网络教学平台课(门) | 1000 | 1500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个) | 0 | 2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校级优秀实习、实训基地(个) | 5 | 50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项) | 25 | 150 | 累计 | 约束性 |
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项) | 25 | 100 | 累计 | 约束性 |
省级大创项目(项) | 87 | 400 | 累计 | 约束性 |
自编有“文理”特色、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水平教材、案例库(本) | 10 | 20 | 累计 | 约束性 |
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 15 | 20 | 累计 | 约束性 |
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含基础教育成果奖) | 10 | 15 | 累计 | 约束性 |
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和课程全部通过验收 | 约束性 | |||
探索实施学科大类、学院大类、跨学院大类培养模式 | 约束性 | |||
落实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 | 约束性 | |||
增强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就业率保持90%以上 | 约束性 |
面向西安经济主战场,聚焦西安城市特色与发展需求,坚持应用导向,加强科研组织力度,围绕重点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方向,加快研究平台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应用导向的科学研究体系与特色,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丰硕的学术成果支撑申硕。
14.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国家级项目申报组织,把好动员策划关、选题指导关、申报预审关、研究关、结题关。加强研究过程管理,严格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奖惩制度,提高项目结项优秀率,产出高水平成果。加大学术专著出版的资助力度,培育并产出一批权威著作。项目、论文、专著、教材、专利等方面量质齐升,助力申硕。到“十四五”末,新增国家级项目30项、获批省部级项目220项、高水平论文500篇以上,力争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国家级科研奖项实现突破,师均年科研经费保持在6万元以上。
15.加快研究平台建设。评估现有省、市、校三级研究平台的建设情况,优化研究平台管理制度,做好平台管理、运行与考核工作,激活研究平台的工作积极性,探索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开放和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对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的有力支撑。加大师范类、文史类、新工科等领域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并承担一批省部级、市级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培育申报新的省部级研究平台2-3个,探索与政府、企业联合共建研究机构6-8个,新增市级研究平台6-8个、校级研究平台4-6个。在具备条件的学科领域,探索引进国际知名专家,搭建国际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培育国际化科研人才,举办高端国际会议,推动校际学术交流,催生国际化科研成果的产出。
16.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瞄准拟申报学位点研究领域(方向),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方向,支持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特别是教育、文博、机械等重点申硕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充分挖掘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高学历中青年教师潜力,鼓励其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找准研究方向,形成自身特色,产出和学科方向匹配的标志性成果,提高成果显示度。新增2-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试行科研团队考核评估办法,强化团队贡献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增强教师参与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和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度。紧密结合西安发展需要,健全以质量效益、创新贡献、服务地方和社会影响为导向的科研团队评价体系,使科研真正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助推地方,让科研团队立地生根、发展有向、成长着力、贡献可见。
17.提供多元化专业性社会服务。整合人才、智库、基地等优势资源,在资政建言、人才交流、科技服务等方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打造一批服务西安的智库平台。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难点和前瞻性问题,深入挖掘西安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创作一批体现文化自信、展现城市魅力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发挥人文社科的人才和理论优势,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有组织地开展理论服务、战略咨询服务,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强化科技服务,构建多层次校企合作模式,推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形式,探索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增强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18.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及时修订相关制度,构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符合学校学科发展需求、激发队伍活力的高水平创新体系。坚持以创新和社会贡献度的评价导向,将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要业绩纳入科研奖励与考核评价体系,将服务政府、企业、行业、社区作为院系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决策咨询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建立促进科技文化服务社会的动力机制。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按照工科、理科、文科等进行科学分类,制定适合学科发展的评价标准,激发不同学科科研活力,引导不同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利用政策杠杆驱动,全方位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积极创新的内生动力,加快学校成为西安特色研究中心、决策咨询智库和文化创意高地的建设步伐。
19.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有效推进科教融合,促进教学科研相长,增强科研反哺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能力。教师既要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也要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加大省部级研究平台开放共享力度,建立健全大学生科研工作制度,支持学生主持科技研发设计项目和文创项目,支持学生早进项目、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扶持和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研究平台。
表3 “十四五”时期科研发展指标及任务
指标 | 2020 | 2025 | 年均/累计 | 属性 |
新增国家级项目(项) | 23 | 30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省部级项目(项) | 134 | 220 | 累计 | 约束性 |
高水平论文(篇) | 497 | >500 | 累计 | 约束性 |
师均科研经费(万元) | 4 | >6 | 年均 | 约束性 |
新增省部级研究平台(个) | 4 | 2-3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个) | 0 | 2-3 | 累计 | 约束性 |
与政府、企业联合共建研究机构(个) | - | 6-8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市级研究平台(个) | 5 | 6-8 | 累计 | 约束性 |
新增校级研究平台(个) | 4 | 4-6 | 累计 | 约束性 |
加强组织国家级项目申报 | 约束性 | |||
严格科研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奖惩制度 | 约束性 | |||
提升项目、论文、专著、教材、专利等方面的数量和质量 | 约束性 | |||
力争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国家级科研奖项实现突破 | 约束性 | |||
优化科研平台管理制度,探索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开放和协同创新机制 | 约束性 | |||
加大支撑师范类、文史类、新工科等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 约束性 | |||
探索推动科研向国际化发展 | 预期性 | |||
支持建设一批科研创新团队 | 约束性 | |||
探索科研团队考核评估办法 | 预期性 | |||
加强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 | 约束性 | |||
打造一批服务西安的智库平台 | 约束性 | |||
创作一批体现文化自信、展现城市魅力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 | 约束性 | |||
探索校企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 预期性 |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 | 约束性 | |||
积极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改革 | 预期性 | |||
根据学科特点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机制和推动评价机制创新 | 约束性 | |||
有效推进科教融合,增强科研反哺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能力 | 约束性 | |||
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 | 约束性 | |||
加大省部级研究平台更大范围的开放共享力度 | 约束性 | |||
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和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 | 约束性 | |||
科研成果对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的支撑度显著提升 | 约束性 |
根据办学规模与学科发展的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促进人才队伍内涵发展。以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为动力激发队伍活力,推动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教辅队伍的协调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加速成长、追求卓越的制度环境和工作氛围,以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工作状态支撑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建构师范生师德师风养成氛围。
21.壮大教师队伍力量。根据办学规模、学科发展及申硕的需要,落实学校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形成全员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格局,以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为主,以柔性引进、特聘等灵活用人机制为补充,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梯度有序,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的规模与结构在学科分布、能力水平、学缘关系、国际背景等方面有较好改善,提升队伍的质量。用好用足西安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优势,健全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推进人才引进工作一体化、服务窗口单一化,实施一站式服务,解决人才引进的后顾之忧。到“十四五”末期,专任教师总量达到830人以上,实现生师比17:1的控制目标。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比例不低于8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保持在55%以上,具有国外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经历的教师不低于1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不低于35%。
22.加快构筑学科领军人才高地。紧扣教育强省和省“四个一流”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战略的实施,发挥西安高水平学科优秀人才的聚集优势,整合陕西省和西安市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有计划地分层次、分类别地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引育计划,促进学科领军人才在各类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中核心作用的发挥。实施“关中学者计划”。通过分级分类的方式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或校内自主培养高层次领军及青年人才,并以其为核心组建学科专业团队,设立相应学科专业发展平台。实施学科专业领军计划,更好发挥各类人才工作室的作用,设置专项基金,资助其组建团队开展科研、教研工作。力争为每个学科专业配置1-3名引领人才,充分发挥其在学科专业建设、团队建设中的组织指导作用。
23.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统筹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师队伍培养工作,构建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内涵建设,实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搭建共性培训平台,在骨干教师教学创新、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德育教师立德树人、外语及优秀人才国际视野和教师教育新技术、新平台、新资源等方面组织专项培训。实行新进教师科研生根、教学哺育计划,完善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落实助教制、传帮带制度,实现岗前培训和新进教师指导全覆盖。实施“育英人才计划”。每年选拔支持10名左右青年教师前往国内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做博士后研究或1年以上访问学者,每年选拔支持10名左右优秀教师前往企业进行挂职培训,每年选拔支持2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开展为期半年至1年的学术研究或出国(境)进修培训。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聘力度,确保“双师双能型”教师不少于300人。
24.进一步健全教师分类聘用和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薪酬体系。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第一要素和最基本要求,将师德品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创新创造、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的比重,激发教师潜心育人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学科性质以及不同岗位类型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激励教师不断提升学术水准和业绩贡献。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逐步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体系。
25.健全人尽其才竞相成才的激励机制。充实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完善管理人员评价与晋升制度,畅通管理人员发展通道。加大机关部处、直属单位与学院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力度。完善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机制,着力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注重领导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年均培训不少于110学时(含线上),其他干部年均培训不少于80学时(含线上)。建立实验工程技术岗位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分类管理制度,形成分类招聘、分类评价、分类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实验工程技术队伍的专业水平,打造适应教学科研公共实验平台、高水平实验室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表4 “十四五”时期人才队伍建设指标及任务
指标 | 2020 | 2025 | 年均/累计 | 属性 |
专任教师总数(人) | 723 | 830 | 累计 | 约束性 |
生师比水平 | 16.9 | <17:1 | 累计 | 约束性 |
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比例 | 80 | ≥85% | 累计 | 约束性 |
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 | 27 | ≥40% | 累计 | 约束性 |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54 | >55% | 累计 | 约束性 |
国外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经历的教师比例 | 8 | ≥10% | 累计 | 约束性 |
“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 | 27 | ≥35% | 累计 | 约束性 |
“双师双能型”教师总数(人) | 195 | ≥300 | 累计 | 约束性 |
双师型培训教师人数(人) | 3 | 10 | 年均 | 约束性 |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境)进行培训人数(人) | 5 | 10 | 年均 | 约束性 |
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开展学术研究和学习培训人数(人) | 7 | 20 | 年均 | 约束性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 约束性 | |||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 | 约束性 | |||
落实学校各项人才引进政策 | 约束性 | |||
以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为主,以柔性引进、特聘等灵活用人机制为补充 | 约束性 | |||
用好用足西安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 | 约束性 | |||
完善学校人才引进机制和政策 | 约束性 | |||
分层次、分类别地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引育计划 | 约束性 | |||
实施“关中学者计划”、“学科、专业领军计划” | 约束性 | |||
力争为每个学科、专业配置1-3名引领人才 | 预期性 | |||
构建符合学科专业特点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 约束性 | |||
做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 | 约束性 | |||
实行新进教师“科研生根、教学哺育计划”“育英人才计划” | 约束性 | |||
改革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薪酬体系 | 约束性 | |||
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 | 约束性 | |||
加大机关部处、直属单位与学院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轮岗和相互挂职锻炼力度 | 约束性 | |||
完善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机制 | 约束性 | |||
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 | 约束性 | |||
建立实验工程技术岗位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分类管理制度 | 约束性 |
完善开放办学体系,构建“学校—学院—学者—学术—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办学体系,健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服务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基本形成,服务城市发展的能级与水平显著增强。在校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社会捐赠总量逐年增长。
26.完善开放办学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校对外开放新格局,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学校开放办学工作,充分激发校院两级在开放办学中的能动性,推动学院建立“项目、人才、平台”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利用、校园建设的开放水平。
27.构建校城融合发展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完善科研处、服务地方办公室、创新创业中心等部门职责,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打造一支与市场化运行机制接轨的专业化服务队伍,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社会服务工作。搭建各类应用型信息汇集发布平台,借助省科技资源中心、知识产权局、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交易、对接、转化职能部门,及时收集、发布项目需求及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统筹资源,实现科技人才的解放、科研设备的开放、科研机构能量的释放,破解科技资源的分散、分隔、分离,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聚集、聚合、聚变。
充分调动各专业院系对外开放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属高校的办学优势与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四个一”[2]工程。各个专业院系要至少打造一个特色研究或合作办学平台,对标一个城市大学的兄弟院系,服务一个地方关联产业,合作一个市级机关部门或研究机构,推动校城融合向深处发展、在实处结果。
发挥师范学科优势,全面推进U-G-S合作伙伴关系,以项目或托管形式全面助力西安基础教育。积极推进合办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工作,用学校的优质师范教育资源为西安百姓提供更有质量与温度的教育。提高在线教育与继续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培训质量,助推西安学习型社会建设。
28.提升师生国际化视野。重视提升师生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师生国际交流项目质量。加快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学院。积极申报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学术交流和交换生项目。扩大留学生规模,不断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推动科研的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开展学分互认、学生海外实习等项目,提高学生海外研究学习的比例和毕业生海外升学比例。
29.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设立城市与高校发展论坛,定期邀请西安市各级领导共议相关发展事项。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主动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前沿技术课程和教学服务,持续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积极参与筹建市级社会团体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
30.探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试点建设3-5个现代产业学院,将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撬动校企优质创新要素聚集的杠杆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创新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机制,探索企业行业、中介组织、产业联盟和政府多主体参与科技研发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制定现代产业学院章程,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共治局面。
31.加强校友和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健全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制,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加强地方和学院校友会的建设,联系、服务、凝聚校友,搭建形式多样的校友发展平台、联络平台,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感情联络与交流合作,支持校友企业与学校合作发展,积极打造校友和母校发展共同体。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规范教育发展基金会管理,完善奖励、配套制度,社会捐赠总量逐年增长,构建覆盖面更宽的立体筹资网络,高效规范使用捐赠资金,稳健妥善实现保值增值。
指标 | 2020 | 2025 | 年均/累计 | 属性 |
试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个) | 0 | 3-5 | 累计 | 约束性 |
各学院“四个一工程”(特色研究平台、对标外校院系、服务关联产业、合作市级部门) | 约束性 | |||
构建“学校—学院—学者—学术—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办学体系 | 约束性 | |||
打造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化队伍 | 约束性 | |||
搭建各类应用型信息汇集发布平台 | 约束性 | |||
推进U-G-S伙伴关系,合办附属中小学及幼儿园 | 约束性 | |||
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 | 约束性 | |||
共建“一带一路”学院,积极申报本科中外合作项目 | 预期性 | |||
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生源结构 | 约束性 | |||
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推动科研国际化 | 预期性 | |||
探索学分互认、学生海外实习项目 | 预期性 | |||
提高学生海外研究学习的比例和毕业生海外升学率 | 约束性 | |||
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 | 约束性 | |||
建设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 约束性 | |||
完善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制 | 约束性 | |||
支持校友企业与学校合作发展 | 约束性 | |||
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建设做大社会捐赠总量 | 约束性 |
坚持围绕人才培养中心,服务高水平城市大学建设全局,进一步完善校园功能布局,优化财务与资产管理,加快智慧校园和平安校园建设,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32.科学规划校区功能布局。将高新校区作为主教学区,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教学任务。推动校园创新创业空间建设,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条件,提高创业孵化能力。将太白校区作为辅助教学区,承担继续教育和培训类教学职能,进一步改善环境,改进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书院校区环境,优化功能,在保证育人空间的基础上,拓展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力争早日启动新校区建设。
33.优化财务与资产管理。做好财力收入与支出预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将校园基本建设纳入政府投资立项项目,紧扣政策导向补急需、补短板,精准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和省级生均、师均拨款标准,确保经费足额到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经费支持。努力开辟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和施行鼓励合理创收、合理分配的制度。建立高效稳健的财务运行机制,优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与资产有效利用率。
34.加强暖心校园建设。重视教职工教学科研支撑保障工作,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为教师科研、教研等提供良好环境。建设人才公寓,稳步提升教职工收入水平,积极用好市上政策,协助教职工解决好子女入学入托、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和福利待遇等问题,努力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新建学生公寓,不断改善学生生活居住条件。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着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特困帮扶机制,保障学生权益。弘扬“关学”精神,优化育人环境,打造师生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35.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发挥好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快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高品质信息化服务提供高性能校园网络和物联网基础设施。实施信息化建设“五个一工程”,打造“智慧文理2.0”[3],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工作,用信息化全面支撑学校新时代治理体系建设。建成可视化智慧校园运营和决策中心,基本实现学校主要业务系统间的数据通、流程通、服务通。推行网上办事与数据共享,助力深化学校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基本建成开放式、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基本建成网络融合化、数据标准化、服务云端化、管理集中化的具有文理特色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36.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按照“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总体要求,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校园安防体系,完善门禁系统及车辆识别、人脸识别辅助设施,加强人员出入、交通安全、校内公共秩序管治。进一步加强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卫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治安及周边安全、网络安全及校园重点部位安全等管理力度,逐步完善校园安全稳定的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加强与辖区所在地政府及其部门联动联合,使学校周边的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综合治理等基本建设项目惠及广大师生员工,为学校事业发展构建安全、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
表6 “十四五”时期校园环境发展指标及任务
指标 | 属性 |
科学规划高新校区、太白校区、书院校区功能布局 | 约束性 |
启动新校区建设,建设新学科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 | 预期性 |
校园建设纳入政府投资立项项目 | 约束性 |
确保经费足额到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经费支持 | 约束性 |
完善和施行鼓励合理创收、合理分配的制度 | 约束性 |
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和有效利用率 | 约束性 |
提升教职工收入水平,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 | 约束性 |
建设人才公寓 | 预期性 |
建设学生公寓、大学生活动中心 | 预期性 |
完善特困帮扶机制,保障学生权益 | 约束性 |
建设可视化智慧校园运营和决策中心 | 预期性 |
信息化建设“五个一”工程,打造“智慧文理2.0”项目 | 约束性 |
推进网上办事和数据共享,推进“放管服”改革 | 约束性 |
建成开放式、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 预期性 |
基本建成网络融合化、数据标准化、服务云端化、管理集中化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 预期性 |
完善校园安防体系,完善门禁系统及车辆识别、人脸识别辅助设施 | 约束性 |
加强校园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治安及周边安全、网络安全等管理力度 | 约束性 |
学校周边的道路建设、交通管理、综合治理等基本建设项目惠及广大师生员工 | 预期性 |
以推进内设机构综合改革为着力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与高水平城市大学相匹配的治理体系,提升内部治理效能,推动学校民主管理运用新方式,潜心治学内生新动力,开放办学构建新格局,改革发展呈现新活力,城市大学彰显新实力。
37.推进内设机构综合改革。根据高等学校机构设置及其定责、定编、定岗的一般规律,按学校章程规定的机构分类规范和部门业务范围,科学设置教学单位、科研单位、党政管理部门、教辅机构和公共服务单位等常设机构,以及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等各类非常设机构。根据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定职能定职责,根据师生规模和机构职能职责定编定岗。按照机构总量控制的要求,统筹干部和机构编制资源,有增有减、动态平衡、保证重点。通过合理定责定岗,使常设机构、非常设机构配合联动、有序协同,教学机构和非教学机构分工负责、有序运转,各类机构内部岗位有机衔接、相互协调。
38.完善学校发展顶层治理规则。健全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以章程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完善党委会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明确以学校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规范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的权责范围和运行规则。加强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支持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校院两级民主管理,提高办学透明度和满意度。
39.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遵循大学办学规律,按照事权相当、权责一致的原则,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明确学校、二级学院的责权利关系,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强化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总量宏观管理,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严肃性。鼓励学院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合理的校院两级责任分担机制。建成和完善适合学校事业追赶超越发展的现代大学和二级学院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0.激发管理队伍活力。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按岗位需求延揽管理服务岗位特殊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灵活的干部交流制度,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作为中层领导干部的后备力量。积极争取市人社局支持,探索事业单位人员职员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岗位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
表7 “十四五”时期内部治理体系发展指标及任务
指标 | 属性 |
科学设置常设机构和非常设机构 | 约束性 |
根据师生规模和机构职能定编定岗 | 约束性 |
统筹干部和机构编制资源 | 约束性 |
建立以章程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完善党委会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及议事规则 | 约束性 |
明确以学校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 约束性 |
明确学院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的权责范围和运行规则 | 约束性 |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 约束性 |
推进绩效工资总量宏观管理,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严肃性 | 约束性 |
建立合理的校院两级责任分担机制 | 约束性 |
建成和完善现代大学和二级学院管理规章制度 | 约束性 |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 约束性 |
探索事业单位人员职员制改革 | 预期性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41.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扎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落实好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
42.加强思想建设。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和创新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方式,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和格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会议精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论坛讲座、社团活动、自媒体公众号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监管。
4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干部选拔任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要优化干部考核监督,改进年度考核,推进平时考核,注重分类考核,严格日常监督管理。要强化干部培训,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及领导水平。
4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建运行,坚持党总支书记例会制度。完善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推进各级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全覆盖。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突出时代感、增强针对性、提高吸引力。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加大对中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的培养教育力度和发展力度。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探索“2+1”[4]谈心谈话制度,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发展。
4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党委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不断建立健全党委主抓、层层负责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建章立制规范权力运行,健全“三重一大”等制度规定,逐步实现依法依规治校和科学民主管理。做好重要部位、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建立网络监督、舆论监督、师生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全覆盖。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和拓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表8 “十四五”时期党的建设发展指标及任务
指标 | 属性 |
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 约束性 |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 | 约束性 |
落实好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 | 约束性 |
坚持和创新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方式 | 约束性 |
加快建设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和格局 | 约束性 |
加强论坛讲座、社团活动、自媒体公众号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监管 | 约束性 |
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 约束性 |
强化干部培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及领导水平 | 约束性 |
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 约束性 |
加大对中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力度 | 约束性 |
探索“2+1”谈心谈话制度 | 约束性 |
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 约束性 |
做好重要部位、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推进权力规范运行 | 约束性 |
建立网络监督、舆论监督、师生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全覆盖 | 约束性 |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 约束性 |
学校党委负责领导学校规划实施。强化规划领导机制,设立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统筹管理规划编制与执行,建立规划目标分解、任务分配、预算配置、调整修订、绩效评估、检查考核等组织体系,按年度、分项目、有计划地监管规划执行情况。通过规划执行年度汇报、中期评估等方式,对规划执行实行过程管控,进行必要的调整。强化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协调与指导,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是规划的实施主体,抓好规划任务的贯彻落实。邀请教育专家、政府领导、行业企业界人士担任咨询专家,开展相关项目咨询论证,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
做好“十四五”期间的财力收入与支出情况预算,强化各项工作资金保障。认真研究“十四五”期间国家和陕西省、西安市的相关政策,抓住机遇,确立以发展找资源的观念,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和项目支持,广泛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海内外校友等提供资助、捐赠或集资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以规划为导向,统筹学校人力资源、经费资源、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校友资源、校企资源,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确保教学经费、科研经费足额预算并逐年增长。
设立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吸纳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杰出校友,参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保障、资源共享和管理运行等方面重大事项的决策咨询,深化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涉及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要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代表意见,提交教代会充分讨论,决策程序、落实情况、实施效果等都要接受民主管理和监督。建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制度,开展规划实施认同度、满意度调查。
编制完善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学院规划和若干行动方案,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上下贯通、统一衔接、协调一致的学校规划体系。以规划为依据制定学校发展关键指标,建立规划任务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学校根据规划总体目标,将关键指标分解到每个年度,以此为基础,制定学校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健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纳入二级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安排和责任考核,确保各项任务硬账硬结、不打折扣;完善督办监测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中期评估,终期评价。落实规划实施领导责任,学校党委班子成员按工作分工和联系学院负领导责任,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负直接责任。落实责任链条,加强考核问责。根据规划进行预算和资源配置。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预算。
注释
[1]“U-G-S”运行机制:即University(大学)、Government(政府)、School(学校)三个英文单词开头字母的缩写,旨在将大学、政府、学校联动起来进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其中明确规定“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2]“四个一”工程:即各个专业院系要至少打造一个特色研究平台,对标一个外校兄弟院系,服务一个地方关联产业,合作一个市级部门,推动校城融合向深处发展、在实处结果。
[3] “智慧文理2.0”:即实施信息化建设“五个一”工程(一张网、一朵云、一张表、一门户、一中心),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工作,用信息化全面支撑学校新时代治理体系建设,基本建成网络一体化、数据标准化、服务云端化、管理集中化的具有文理特色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4]“2+1”谈心谈话制度:即学院院长、书记每年与每一位教职员工就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开展至少一次谈心谈话活动,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增进团结、促进发展。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